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
二、专业代码:510101
三、学制:三年
四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,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,面向电子与通信等行业,能够从事电子器件的检测与应用、电子产品的装配、调试、检测与维修、智能控制设备的编程与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五、核心能力
1.产品检测、检修能力
使用检验仪器仪表对故障进行分析,并能够对电子产品进行维修与保养。
2.系统调试、测试能力
使用专业测试仪器对产品进行测试,检测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。
3.数据分析、整理能力
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,包括设计实验、分析与解释数据、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。
六、主干课程
电路基础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电子技术、C语言程序设计、高频电子技术、传感器技术、单片机技术、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、电子测量与智能化仪表等。
七、专业特色
1.重视实践教学,依托实验(实训)、课程设计、实习等多环节,全方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。
2.课程紧跟行业步伐,全面覆盖电子电路、自动控制等领域,为学生提供坚实专业基础。
3.校企合作,实现联合培养。学校与校外多个实训基地进行强强合作,学生在企业完成认知实习、顶岗实习等。
4.注重创新能力培养,通过研学开拓视野,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,提升实践与创新思维。
八、就业方向与前景
1.硬件工程师-依据产品功能需求,运用专业电子软件分析电路工作原理、设计PCB板,元器件与集成电路合理布局、电子产品焊接、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的能力。
2.软件工程师-负责系统的软件开发和调试工作,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,使设备实现特定的功能。
3.测试工程师-按照测试方案,运用测试仪器对产品进行功能、性能和兼容性测试,并能够对故障进行分析,对电子产品进行维修与保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