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站式社区”|争做校园礼仪之星,我在行动(二)

发布时间:2025-04-09浏览次数:10

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。在校园中,文明礼仪不仅体现个人的修养,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。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,我积极响应学校“争做校园礼仪之星”的号召,从点滴做起,将礼仪融入日常生活,努力成为文明校园的践行者和传播者。  

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场所,良好的课堂礼仪是尊重老师、尊重同学的体现。在日常学习中,我始终做到: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,准备好书本和笔记,避免迟到或匆忙入座影响课堂秩序。课堂中认真听讲,对于老师布置的问题主动举手回答、示意,尊重老师教学节奏的同时带领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。离开教室时我会主动关灯并带走垃圾,保持座位干净,如果看到其他同学位置上有遗留的垃圾,我也会随手带走,为下一节课的同学创造舒适环境。  

宿舍是同学们的“第二个家”,良好的宿舍礼仪能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。对于宿舍生活,我始终秉持以下原则:尊重室友作息,晚归时轻手轻脚,早起时避免喧哗,共同维护休息环境。在宿舍里,看到地面垃圾和水渍时,我也会主动清扫,防止有同学滑倒,也可以保持卫生整洁,个人物品摆放有序,不占用公共空间。对于一些矛盾问题,比如我想休息但室友却在喧闹时,我会友善沟通,提出诉求,学会换位思考,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。  

校园是公共环境,在食堂、图书馆、操场等公共场所,我时刻提醒自己:有序排队,节约粮食,践行“光盘行动”;图书馆借阅书籍时轻声细语,不占座、不喧哗。遇到老师、同学主动微笑问好,帮助他人时热情耐心。不乱扔垃圾,分类投放废弃物;校园内尽量步行或骑行,从而减少碳排放,保护环境。  

礼仪并非刻板的规则,而是内化于心的修养。通过这段时间的行动,我深刻体会到:文明礼仪能让校园更美好,也能让自己成为更受欢迎、更有责任感的人。未来,我将继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,并带动身边同学一起行动,为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贡献力量!   

 

孟焕,22本

护理学1班学生,中共预备党员,担任班级团支书。荣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“优秀学生干部”称号、“创新杯”护理礼仪学科竞赛一等奖、校级“雷锋好榜样”先进个人、校级“五星级志愿者”“三好学生”“资助宣传大使”、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“诚信考试月”学习之星等几十余类奖项。她始终以为:“以礼相待,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”。